冰花诗的我读
乃安 [美国:维吉尼亚州]
迫于眼力,我上网的时间不多,对白话诗的兴趣和阅读更少。那天那首诗的映入眼帘,使我一口气把冰花在文心社上发表的诗,读了个遍。
河水溢出堤岸/柳枝摇点水面/不是轻浮 不是漂
好一句:“不是轻浮 不是漂”,它深深地吸引了我。
以“柳”作咏诗填词的主题,是很古老、很古老、而且可归属太常见之类了。当然,写“柳”的人越多,也就越难写出新意。最为人们熟悉的“柳”,常用作形容人的不稳定性。因为它又细又长的枝条,往往随风飘荡。“杨柳条随风倒”、“东风吹往西飘、西风吹往东倒”等的语句在儿歌中都能听到;其次是柳树上的飞花,我们也称柳絮、杨花的,更是被人们认为是飘零无根之物。著名的一句:“柳絮因风起”,使才女谢道韫扬名了千年。它往往用来比喩妇女飘荡不定、水性杨花,轻浮之意。于是,两者的叠加,更增添了“杨柳”宿命的悲剧和它不稳定性的整体效应。这种比喻广见于李商隐、李清照、纳兰容若等名家的古诗词中。而冰花的诗句却把“杨柳”的轻浮、漂泊、动摇、无根等等的典故彻底颠覆了。
在此,她首句用了“河水溢出堤岸”。这是事情的因,其果是造成了与柳枝的接触。事出有因啊!而柳枝的“摇点水面”,正如一个少女对男性的献殷勤,有礼貌地伸出手让他亲吻手背一样。柳条还是和母体有联系的,它既不是无根的飞花,也不是轻浮的随风漂落呀!
待看,紧连着的下段:
海水拥抱沙滩/浪花抚摸石礁/不是轻浮 不是漂
“柳”的谐音为“留”,这就是古时候为什么在送别亲友时总是折柳相赠以表挽留,兼有欲留而又留不住的情意。就像海水去拥抱沙滩、浪花在抚摸石礁,潮起潮落的原因,它们同样不是轻浮不是漂呀!
诗人通篇未提一个“爱”字,然而,她把柳枝、海水、浪花写在一起,又赋予它们摇点、拥抱、抚摸的拟人化的动作,使它们成为诗人浓烈感情的投射物。在这里,字里行间表露的都是“爱”。然而,“爱”字却始终被隐藏着,这也就使爱意更浓。未知,这种解读是否过度?
诗是万千心事纠结一起,终于脱口的一瞬间。这种流露往往最是真切感人!所谓情之所至即诗之所出。读冰花的诗就像那溜滑溜滑的水,它是无形的,在渴时只要你一喝,还未等你回味过来,一瞬间,它就顺着滑溜了下去。整个一个“爽”字!
试看:《心事》中:捧似水柔情/在手间/怕水从指缝里流走。。。。。。一低头/琴键流出忧愁
还有:《投心》中:早春/把狂跳的心/装入信封/羞到信箱/咬咬牙 手一松儿/一颗心
滑入;脸红 捂住双眼/手缝里边 没人看见/跑开 一溜烟儿
在诗里:“一低头”、“手一松儿”“一颗心的滑入”“一溜烟儿的跑开”。。。。。。,一个女子既多情又怕羞的心,被活脱脱地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冰花的诗中,对比、排比的手法可說是用到了家了。 如:
《心情》:前院/郁金香开;后院/杂草丛生;前院/后院/哪个是我的心情;
又如:《双面扇》中:一面是春 一面是秋/你是那春 我是那秋;春与秋/一纸之隔/
天涯之遥;春与秋/常有相同的温度/却永远不属于/相同的季节
《惊鸟》中的:是我吓着了它/还是它吓着了我;。。。。。。我回头/它
没回头
。。。。。。
她的诗正如她的名。就像自然界的冰花,透剔、晶莹、灵巧,结构多变而新意不绝;有时淡定、忧伤、能化成水;可,有时能“在玫瑰之火中燃烧”热烈得沸腾成气。
“爱”是个岁岁年年解不开的情结。“这就是爱”我爱读!!
诗集《这就是爱》已于2013年出版,
淘宝: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4.1.59ox1A&id=19503871458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special/1265.gif)
![](http://sina.allyes.com/main/adfclick?db=sina&bid=204720,470173,475454&cid=0,0,0&sid=474001&advid=358&camid=37389&show=ignore&url=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