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信诗歌100家》电子书由当代诗人、评论家月色江河主编,香港诗人联盟2015年6月出版。该书由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诗人海马作序。E时代工作室制作。该书是从《诗在线》微信平台一年来所发300多位诗人中遴选而来。这是国内第一本以“微信诗歌”命名的诗选,也是国内第一本用正规书号出版的电子书。本书为PDF格式,阅读时需安装阅读器。百度云管家(地址:http://pan.baidu.com/s/1hqvmeCs)、月色江河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242862271)、月色江河QQ空间,均有收藏,欢迎入选诗人或文朋诗友前去下载。
《中国微信诗歌100家》目录
碧宇的诗//冰花的诗//蔡克霖的诗//蔡宁的诗//曹谁的诗//陈广德的诗//陈美的诗//成都凸凹的诗//程维的诗//丑乙的诗//崔益稳的诗//东篱的诗//董喜阳的诗//方文竹的诗//高世现的诗//龚学敏的诗//龚正的诗//古月的诗//古筝的诗//海马的诗//海烟的诗//韩簌簌的诗//郝建荣的诗//黑马的诗//恒虹的诗//胡桑的诗//黄梵的诗//黄曙辉的诗//黄仲金的诗//简明的诗//江耶的诗//江一苇的诗//金铃子的诗//金山的诗//绝也的诗//老巢的诗//雷默的诗//李拜天的诗//李南的诗//林溪的诗//灵岩放歌的诗//刘畅的诗//刘川的诗//刘春的诗//刘季的诗//龙小龙的诗//陆新民的诗//罗广才的诗//马启代的诗//孟醒石的诗//魔头贝贝的诗//慕白的诗//浦君芝的诗//漆宇勤的诗//齐宗弟的诗//秦菲的诗//人邻的诗//瑞箫的诗//桑克的诗//沙克的诗//施茂盛的诗//施世游的诗//十品的诗//瘦西鸿的诗//霜扣儿的诗//苏野的诗//孙蕙的诗//唐淑婷的诗//陶都风的诗//土牛的诗//王竞成的诗//王西平的诗//乌有其仁格的诗//向天笑的诗//向晚的诗//晓川的诗//许军的诗//轩辕轼轲的诗//薛梅的诗//雪丰谷的诗//颜艾琳的诗//艳阳美艳的诗//野雪的诗//怡凡的诗//尹才干的诗//鹰之的诗//玉上烟的诗//育邦的诗//月色江河的诗//曾蒙的诗//张后的诗//张坚的诗//张守刚的诗//张素苇的诗//赵恺的诗//赵目珍的诗//之道的诗//中海的诗//周瑟瑟的诗//邹晓慧的诗
海马,本名王勇。诗人,散文家,评论家。1966年5月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理事。出版诗歌、散文、评论等各类著作6本。现任南京某高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打开引号:关于“网络文学”或“网络上的文学”——代《中国微信诗歌100家》一书的序
海马
遵月色江河兄之命,为他所主编的《中国微信诗歌100家》写一篇叫“序”的东西。
这是给我的一份“荣誉”。但是,对于有一点儿“学院派”背景的我来说,这也是一场极限“挑战”。“网络文学”,包括“微信诗歌”在内,它们在学理上能否成立,一直是近年来困惑或困扰我的一个严重问题。
2014年7月,由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台湾大学、澳门大学四校共同主办的首届中文学术研习营在澳门举行,“中国文学研究”是此次会议的研讨主题。这是“两岸四地”一次高规格的学术研讨活动,我当时正在澳门大学访问,也应邀出席了这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我不揣浅薄和无知,向著名网络文学研究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邵燕君教授以及系主任陈跃红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和困惑。那就是我们现在所言说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到底有无本质上的差别?如果并无本质上的差异,那么更准确一点说,“网络文学”是不是应该叫做“网络上的文学”?出于礼貌,我没有质问“网络文学”是否属于一个“伪命题”?陈其红教授给予了十分肯定的回答。他提出了“网络文学”(主要是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特征以及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互动性”等命题,但是,我并未从内心上被说服。因为,对于通俗文学来说,“类型化”是其基本特征,并非“网络文学”或网络小说所独有。而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互动性”,报纸上的“连载小说”也有这种现象,读者的喜好、愿望和欲求会直接影响到作者的写作以及人物命运的安排、故事情节的发展。至于“网络小说”可能会更“实时性”一些,这也只是时间上的差别,并无本质上不同。因为时间关系,这种探讨浅尝则止,并未深入。这是一次学理上的,或者说“学究式”的探问。
但是,十分吊诡的是——2014年11月,我即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媒体文学委员会的马季、吴长青诸位先生取得联系,开始筹建“网络文学”本科专业。经过半年左右的曲折和磨合,2015年5月15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媒体文学委员会与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开办的“网络文学编辑与写作”本科专业在南京签约,这是全国首个“网络文学编辑与写作”方面的本科专业方向,隶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教授出席签约仪式并给予高度评价,“三江学院一小步,中国文坛一大步”。包括《光明日报》以及新华网等在内的各大传统和网络媒体对此进行了“铺天盖地”式的报道,让我们再次体验到网络时代传媒的巨大力量。
这种看似非常严重的“身与心”、“言与行”、“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冲突与分离,在我并不是什么问题。作为一名高校的行政管理者,“网络文学”蓬勃发展之势以及网络人才市场的巨大需求,不仅对我充满了“诱惑”,而且也是使命和责任所在。理论和实践的矛盾问题,可以分开来看,不一定要等一切理论问题“水落石出”才开始行动。这就像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所说的“不争论”一样。不过,在“网络文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我们可以一边“争论”和探讨,一边干。
在这次签约仪式的前不久,也就是四月底召开的江苏省第八次作代会上,在作协网络文学工作委员会吴正俊秘书长的安排下,我与国内著名网络文学作家跳舞见面。他是网络作家里一位“大神”级的人物。我们一起探讨“网络文学”与“网络上的文学”的命题,他的回答让我震憾和深思。他说,我们搞的其实就不是“文学”,我们的东西是“碎片化”的,本质上就是一种消遣,就是“玩”,或者就是一种“游戏”。这是他所表述的大意。他的这种彻底“解构”或“颠覆”式的回答,也正是“网络”式的作派和风格。我不能责之为“虚无主义”或“解构主义”。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不是来自学界,而是来自网络和网络作家自身的声音,是否更有参照的价值?也许,我们关于“网络文学”的所有探讨和争执,困惑和迷茫,那些作为研究对象的“网络作家”并不领情,或者不以为然。这种“沟壑”的存在,是当今文坛或社会的一种“吊诡”式的现象,也是客观的存在。
不过,在网络文学专业签约的仪式及座谈会上,网络作家真邪、缘分0所表现出的“传统”,也让我颇感意外。他们谈及网络文学的品质问题,这是一个让我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希望通过高校的正规训练和培养,提高网络文学编辑和作家的水平,从而给中国网络文学带来提升。对此,我深有同感。出于了解和研究的需要,我曾尝试阅读过一些“网络文学”(不是传统作家们的那种“网络上的文学”)作品,备感痛苦,而最终无以卒读。也许,我所选择的并非当今“网络文学”的经典文本吧。说真的,我试图开设“网络文学编辑与写作”专业的初衷,除了市场和社会需求之外,也有通过“学院”式的正规训练,从而提升中国网络文学质地的“情怀”。
除了“网络文学”与“网络上的文学”的困惑外,我还有几个可能会与大家形成共鸣的问题:网络时代,它带来了文学的毁灭,还是新的生机?它带来了文学的堕落,还是新的飞升可能?如果没有网络,我们的文学现状和命运会更好一些吗?网络是加剧了严肃文学或纯文学的厄运,还是拯救了它?我觉得,网络或互联网时代给文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对于传统文学来说,有了新的传播和阅读方式,可以与大众有更为亲密、简便和直接的接触。也许,大众并不想理会传统的严肃文学或纯文学,因为它的“高蹈”和“阳春白雪”。对于真正的“网络文学”来说,正可以借助新的传播平台,对传统的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进行一次全新的或者说革命性的拓展。我说的是“拓展”,至于说“颠覆”,也许还没有真正实现。
老实说,对于目前的中国“网络文学”,我还不能形成学理性的认知。因此,我一直真诚期待着“网络文学”打开引号的那一天。由谁打开?我不知道。我只能通过“类比”的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一方面说服别人,一方面说服自己。正如列宁所说,比喻是跛足的。“类比”也是如此。这个所谓类比,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戏剧、电影、电视。从总体上来说,戏剧冲突、情节故事等要素,是它们共同拥有的本质特征之一,并以此区别于叙事类和抒情类文学。但由于传播介质或方式不同,它们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某些特征和内在特质。因此,我们分别给它们加以命名,这叫戏剧,这叫电影,那叫电视。这也包括其后的动漫和网游。由此,我完成了我的类比式“论证”,那就是“网络文学”、“网络诗歌”、“微信诗歌”(严格地说,它们不是并列关系,后者分别是前者的子集),这些命名或概念也正与此相似。对于一个新的东西,我们理应给它一个新的名字。即使我们在作进一步的学理探究时,发现它们的命名可能并不是那么合适。我这里说的是“网络文学”,而不是“网络上的文学”。
而我们更多的传统文学作家,包括诗人们,他们所做的恰恰是我所说的“网络上的文学”。他们从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上面出发,一直走到今天。这是一种传播方式或平台的不同,但它是否带来文学包括诗歌的自身变化?显然,它们还没有。至于“梨花体”诗歌、“废话派”诗歌,是否是应网络而生的“网络诗歌”,我没有研究,不敢在此断言。虽然,“梨花体”曾经在网络上引起极大的喧嚣和风波。因此,它们就是其实一些“网络上的诗歌”、“博客上的诗歌”或“微信上的诗歌”。
我这样说,并无任何褒贬之意。对于“网络文学”或者“网络上的文学”,均是如此。
我拉拉扯扯地讲了这么多,似乎有些离题万里。本来我应该多费些笔墨的,是对这些“微信诗歌”发表评论。这里面的许多作者,都是我的朋友或熟人。但自古“诗无达诂”,我就不再饶舌了。
月色江河兄曾在2008年编辑并出版过《江苏网络诗歌选》,这差不多是第一部以省一级的网络诗歌选集。他是一个得风气之先的人,另一个人就是诗人于奎潮(马铃薯兄弟),他于2002年编选了中国第一本网络诗集《中国网络诗典》。现在,月色江河兄的这本《中国微信诗歌100家》,是他又一次对诗歌的贡献或诚意奉献。
这本电子书的出版,也正说明:在互联网平台和传统纸质出版之间,并非壁垒森严。这就像它们的当初,从诗人们的诗集里、文件夹里、手写抄本上,来到了网络上,来到了微信上。
一切并无界线和分隔——网上,或者网下;电子,或者纸质。
争议或许是必要的,或许,也是无有所谓的。但远为重要的则是——行动起来,不管它叫文学,还是“网络文学”;诗歌,或者“网络诗歌”。
自然,这也包括“微信诗歌”。你懂的。
2015年6月14日 于北书房
月色江河,真名张晓林,当代诗人、评论家。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淮安市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1985年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迄今已在《扬子江》《绿风》《青春》《燕赵诗刊》《黄河诗报》《散文诗》《中国诗人》《中西诗歌》《江苏作家》《山东诗人》等全国近百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开过专栏,作品入选多种诗选,获文学奖近十次。淮安市文联第四届签约作家。曾创办《江苏诗歌论坛》和《文学中华网》。现创办《诗在线》《微淮安》微信公共平台。2010年与北京诗人王竞成发起、策划并出版《中国当代诗群回顾与年度大展》。目前,正在做《江苏当代诗人系列访谈》。著有诗集《迟到的玫瑰》《钢铁作证》《七星瓢虫》。主编《江苏网络诗歌选》(2007卷)。现居江苏淮安。
微信让诗歌发展和繁荣找到新的增长点(代后记)
月色江河
《中国微信诗歌100家》是从《诗在线》微信平台一年来所发300多位诗人中遴选而出。
我是2014年6月份创办《诗在线》微信平台的。到目前为止,已出近300期。主要栏目有:百家诗萃、中国诗歌方阵、诗人访谈、在线评论、在线专题、诗歌三人行、新书传递等。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诗在线》微信平台得到海内外诗人们大力支持和投稿,订阅、点赞、评点、转载,更是不计其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通过《诗在线》微信平台我也结识了许多文朋诗友,他们既是我的良师,亦是我的益友,更是一次友谊与温暖的见证。
微信的出现,给诗歌创作和阅读带来的变化,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诗歌创作,可以不在书房,不在桌上,也不需要电脑或笔记本,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行。诗歌的传播,通过微信这一平台,打破了时空的局限,让诗歌传播不再有真空地带。微信阅读,使人们不再捧着书本,也不必担心在路上,在车站、在旅行中忘了带书,只要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就可以随时阅读。从2015年1月中旬,湖北诗人余秀华,因一首名叫《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微信朋友圈走红。到3月26日,海子逝世26周年,海子再一次在微信朋友圈被“刷屏”。且不论余秀华的诗歌如何?也不论海子的诗歌有多大影响力?就微信来说,它是继QQ空间、博客、微博之后,又一个新的传播媒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微信将会给中国的诗歌,乃至中国文学,开创出更新、更大、更迅驰的传播与发展空间。
诗歌在微信上。让我们带着梦想和追求,沉思与遐想,掠过城市和乡村,穿越天空和大地,充分利用现代自媒体的优势,展示新作,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共建诗歌最美好的春天。
在《诗在线》微信平台创办一周年之际,选编一本《中国微信诗歌100家》,目的是对《诗在线》过去一年来工作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一年来关心、支持《诗在线》的文朋诗友一种回报和谢意。
最后,我要感谢海马教授在繁忙的教学、工作、学习之余,为本书撰写了序文,在此,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感谢旅美诗人、《休斯顿诗苑》主编蔡克霖先生,对《诗在线》一直给予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感谢晓川、浦君芝、陈广德、怡凡(香港)、若荷影子、张守刚等诗人,在为《诗在线》组稿、荐稿,在此,表示最诚挚的问候;感谢E时代工作室精心制作了这本电子书。这本带有正规书号的电子书,是我对电子书的发展作了一次有益的大胆尝试和探索。我们坚信,只要思想解放,敢于摒弃传统、落后的观念,最终,电子书将会成为出版方式的主流,就像竹简替代了甲骨,绢替代了竹简,纸又替代了竹简一样。每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是一次观念上的创新,技术上的进步。
纸书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2015年6月18日写于江苏淮安
欢迎关注《诗在线》微信公众号:szx20140606
本期选稿:月色江河
投稿信箱:393450364@qq.com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